新闻中心 /News
CQ9电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科学健身?专家给出权威指导
CQ9电子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崔元苑)在第12个全民健身日之际,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做客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推出的“2020年全民健身日系列访谈”,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科学健身”回应了网友关切并提出指导建议。
吴尊友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区域散发病例将会不确定、不可预测性地发生,还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常备口罩,在人员集中CQ9电子、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坚持戴口罩,回家勤洗手,要实实在在地在日常生活当中实施,减少感染风险。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就不适合参加运动了,一旦出现发烧、头疼症状,要及时就诊。
“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坚持一定量的锻炼一定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好处。”王正珍指出,在室内,可以进行原地走或者原地跑,还有一些传统的健身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养生功等,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跳舞毯、功率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机能状态,坚持一定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就能获得科学健身带来的很多好处。
吴尊友补充说,自己这个年龄还能做一些俯卧撑、冲拳、引体向上等运动。每天基本上保证早晨做200-300个俯卧撑CQ9电子,晚上做300-500,一组100个。“这样能够保持身体有一定的运动量,防止肌肉萎缩退化。这样坚持运动,一方面保持健康,另外一方面保持充沛的精力,保证身心健康。”吴尊友说。
王正珍提出,科学健身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适当运动。二要增加生活中的一些身体活动。三要减少少动。
具体来说CQ9电子,适当运动,一类是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每周的五到七天,或者三到五天,如果是五天,相当于每天至少30分钟,最好达到60分钟。有时受时间的限制,也可以分段完成,只要能达到中等强度,累计到总的运动量里面即可。有氧运动可以多种形式,如快走CQ9电子、广场舞、游泳、缓慢登山、慢跑等,很适合大众去做。
另一类是力量练习或抗阻练习。俯卧撑是很典型的力量练习。每周做两到三次力量练习,每次保证全身多个肌群都练到。比如每个肌群抗阻力CQ9电子,应该是做上两到四组,每一组有一定的重复次数,按照这个量去锻炼。当然生活中,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柔韧和平衡练习。
增加生活中的一些身体活动,就是在生活当中,能动就多动,比如到楼下取报纸、适当地做做家务等,虽不能代替适当运动,但对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
减少少动或者久坐。久坐是当今慢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坐的时间长了,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不良信号传导就出现了,从而为慢性疾病埋下了隐患。
关于科学运动,吴尊友认为,首先要选择和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运动方式。然后,运动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起不到作用。再有,要正确处理疫情防控措施和运动的平衡。一般来说,在户外运动,通风条件比较好,没有必要戴口罩。对于在疫情风险等级较低的情况下,同时又有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比如进门检查、限制人数、保持通风,在这样环境里的室内运动也是可以的。
对于养成科学健康的运动观,“要把每天的运动当做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要有规律,这样才能增强免疫力。”王正珍称。
针对有的人担心运动引发心脏病的情况,王正珍解释说,一般人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即便是心脏病病人,中等强度运动也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偶尔运动、用力过猛,上大强度、上大运动量,却是诱发运动中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
在后疫情时代,对于全民健身的推动,吴尊友表示,一定要把运动当作自己生活、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坚持下去。在后疫情时期,要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户外的运动。如果要到健身房,首先要评估其防控管理措施是不是规范、是不是足够安全。如果室内的运动,可以做一些适合自己情况的运动,不管什么方式要坚持运动。
王正珍表示,大众要树立运动可以带来很多健康益处的意识,积极地去运动,并长期坚持。全社会都要积极营造能够去运动的环境。特别对于慢病人群,最好在社区或者具体的机构能够得到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对这些需要健身的群体,要有人去落实、去检查“做没做、做得怎么样”。对于爱运动的人群,要把不爱运动的人群调动起来,这也是让全民健身的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运动要从儿童抓起,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有这个意识,应该把这个理念向更多家庭传输。